甘肃定西:技能培训让群众看得见“未来”
“嗡嗡”的电推剪声响起,安定区青岚乡任川村的“爱心发屋”开始了新的一天的营业,村里的老人、五保户和行动不便的村民排队在爱心理发员刘芳的家门口等候理发。
2021年8月份,刘芳在定西理工中专参加了美发师培训,随后被聘为村里的爱心理发员,每月享受公益性岗位补贴500元。
“以前是‘贫困户’,现在有了一技之长,成了‘工薪族’,心里真的很高兴。”刘芳说。
技能人才是各行各业的宝藏,也是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的“主力军”。培养一批区域产业结构亟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高人才培养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是职业教育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重要体现。
近年来,定西市积极整合县域培训资源,落实职业教育各项改革政策,以各县区职教中心为主阵地,按照“一个中心+多个基地”模式,对有需求的困难群众开展菜单式全覆盖职业技能培训,为群众送上创业致富的“敲门砖”。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8886人次,让更多群众成为懂技术、会经营、有文化的新型技能人才。
定西理工中专按照“培育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思路,与安定区总工会、商务局、劳务办、妇联和就业中心“抱团”发力进行培训。据统计,该校已累计培训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共12209人,其中包括保安员、餐厅服务员、电工、电子商务、家政服务、劳务经纪人、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不同行业。
由相关部门组织学员,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负责学员就业,已经成为定西市开展技能培训的“标配动作”。
两年前,定西理工中专与定西诗文家政服务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开设了母婴护理班。
定西诗文家政服务公司是一家集家政培训、家政服务人员就业安置、入户保育指导、催乳服务、婴幼儿游泳服务、产后护理等为一体的公司,公司负责人邵君霞同时也是一位“金牌月嫂”。经过她的系统培训,很多留守妇女掌握了一技之长,也打开了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扇窗。
据邵君霞介绍,两年来公司已免费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万余人,安置就业2000多人次,人均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
安定区的周永霞和王率泽,以前都是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妇女,接受母婴护理师系统培训后,“刚开始(工资)是五六千块钱,现在一个月要拿到八九千块钱,我对我现在这个收入非常满意。”王率泽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还与定西豆豆珠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美凯玲服装有限公司广泛合作,一大批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新型农民脱颖而出。”安定区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大家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定西理工中专按照“综合素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训课”模式,增设电子商务、养老护理、拉面技术等专业,将实训课程直接开在企业,让学员直接在岗位上学习和实践,旨在通过掌握一门技术,助力脱贫一个家庭、振兴一方乡村。
王伯梅的丈夫常年在外地建筑工地上打工,她一个人又要种地又要看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辛。“学习了家政技能,现在我在家就能打工挣钱,还能照顾上孩子,多劳多得,收入很可观,日子越过越好了。”
如今,王伯梅住上了三室两厅的新家,处处透露着新生活的希望。
“学员们普遍具有专业理论基础薄弱、专业实践缺乏、求知欲强等特点。”定西理工中专副校长李斌介绍说,为了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学校对课程进行了重新编排,所有专业课程采用“理论讲授+案例互动+现场示范+实训演练+经验分享”的教学模式,通过混合式教学和“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课程实效性。
时代的发展,让技能型“蓝领”人才成了“香饽饽”。张小平现在是安定区一家保安公司的经理,“职中的培训,拓宽了职业方向,改变了我的一生。”他说,以前四处找工作屡屡碰壁,没想到培训一结束,一家企业就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下一步,将继续按照‘政府抓统筹、乡镇建名册、部门定计划、基地搞培训”’的工作分工,整合教育、农业、扶贫、科技、人社等各方面的培训资源和资金,进一步向全市其他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推广定西理工中专可复制、可借鉴的培训模式,全面助力定西市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能力的提升。”市教育局副局长杨雄说。